

深夜進食的人可能會有更大的糖尿病和肥胖風險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New Atlas報道,由於研究發現了與心髒病的聯係以及對新陳代謝的影響,我們的身體時鍾被打亂的健康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清晰,這也是普通輪班工人可能要忍受的類型。一項新的研究對人們的進餐時間和身體的血糖水平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那些在深夜進食的人可能會有更大的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
身體的自然睡眠-覺醒周期,即我們的晝夜節律,正越來越多地被發現在各種健康結果中發揮作用。例如,上個月,一項研究詳細說明了心髒細胞內管理24小時內心髒活動變化的新機製,為揭示輪班工人的心髒問題風險更高提供了線索。
一些研究表明,不規則的睡眠模式可以產生類似的影響,而其他研究表明,它們可以推高患高血壓、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一個小型臨床試驗的結果進一步闡明了這一主題,該試驗涉及19名年輕和健康的受試者,所有這些人都被要求保持模擬夜間工作條件的時間。
這些受試者被分為兩組,要麽采用正常的日間飲食計劃,要麽采用複製典型夜間工作者的夜間飲食計劃。這個過程持續了14天,旨在探索夜班工人所承受的糖尿病風險的增加是否能在某種程度上被白天的飲食安排所抵消。事後評估血糖水平發現兩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那些在深夜進食的人的血糖水平平均高出6.4%。
研究負責人、哈佛大學醫學院醫學教授Frank A.J.L. Scheer說:“這是第一項人類研究,證明了利用進餐時間作為應對葡萄糖耐量受損和模擬夜間工作導致的晝夜節律紊亂的綜合負麵影響的措施。”
研究結果指出了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幹預,以降低夜間工作者的糖尿病風險,但科學家們說,發揮作用的機製很複雜。他們認為問題的根源是晝夜節律失調,或者說大腦下丘腦的中央時鍾與行為上的睡眠/覺醒和飲食/進食周期之間的時間錯位,導致觀察到的對血糖的影響。
美國國立心髒、肺和血液學研究所國家睡眠障礙研究中心主任Marishka Brown博士說:“這是一項嚴格和高度控製的實驗室研究,證明了對與輪班工作相關的不良代謝影響的潛在幹預,這是一個已知的公共健康問題。我們期待著更多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結果,並開始解開這些發現的生物學基礎。”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相關報道:上夜班的人該怎樣吃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辛雨):近日,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小型臨床試驗發現,倒班工人夜間進食會增加血糖水平,而隻在白天(早7點至晚7點)進食或可阻止與夜間工作有關的高血糖的發生。相關研究12月3日發表於《科學進展》。
研究人員表示,新發現表明,上夜班的人可以通過隻在白天吃東西避免對血糖控製造成的傷害。這可能會催生旨在改善倒班工人健康的新的行為幹預措施。
血糖控製不良可發展為2型糖尿病,並可能導致心髒病,這種症狀通常需要通過飲食和藥物加以控製。之前的研究發現,雜貨倉庫工人、酒店工人、急救人員等夜班工人更容易患血糖控製不良和2型糖尿病。因此,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Frank Scheer和他的同事想知道,是否可以通過調節飲食模式,使之與人們正常的“生物鍾”一致,從而抵消對血糖的影響。
參與研究的19名誌願者吃了精心配製的早餐,並接受了血糖水平測試。隨後,根據要求,誌願者需要逐漸改變生物鍾,這樣3天後,他們便可以轉變成在白天睡覺,睡眠模式與正常人完全相反。
第二天,誌願者被分成兩組。一組人在白天和晚上吃飯(這是許多夜班工人的行為)。晚上7點,他們會進食與“早餐”相同的測試餐,結果發現,他們的餐後血糖水平比在試驗開始時進食同樣“早餐”上升了19%。
另一組誌願者隻在早上7點到晚上7點之間吃東西,他們會在白天主要睡眠時間被叫醒進食兩次。結果發現,他們對測試餐的血糖反應沒有顯著變化。
Scheer表示,通宵工作且不吃飯可能會讓人不愉快,吃少量且避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助於調節心情,又不會讓血糖明顯升高。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Jonathan Cedernaes認為,雖然該研究結果很有趣,但是根據這些數據,我們並不知道如果一個人連續一周都保持固定的夜間作息時間,這些代謝結果會發生什麽變化。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g9910